理论前沿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理论前沿 >> 正文
沈桂萍:建党百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1-08-16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摘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奋斗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重要途径,面向全社会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进一步在全国各地展开。探究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对于深化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意义重大。

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以积极培养各族同胞共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目的,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逐步向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创建活动,“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日益巩固。民族大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基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致力于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设事业。团结争取少数民族同胞共同致力于这项伟业始终伴随着百年奋斗历程。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各部红军发布指示、训令和标语、口号、对联等,宣传民族平等团结,争取各族同胞共同投身革命。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对付日寇”。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发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为后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打下了理论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同胞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同胞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强调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看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根本保证。20世纪90年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同志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取得的重大进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发多个涉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件,全面系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比如,1987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在各级学校注意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通知》。1992年,国家教委、国家民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9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200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等。这些文件有的是专门部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的是明确要求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大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把小学低年级“中华大家庭”、小学高年级“民族常识”、初中“民族政策常识”等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列入地方课程。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对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要“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

2008年—2009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等接连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切实抓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出版了多种民族语言的《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持续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并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途径方法、师资培养等内容作了详细说明,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抓住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重要环节,把教育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覆盖到每一个学生。

2009年起,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要求“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场所”等。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也全面部署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总之,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各民族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我们要树立“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意识。

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大踏步走上繁荣富强的新征程。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部署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2019年召开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领各项工作。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这些讲话精神和文件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向各族同胞讲清楚“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讲述各族同胞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的岁月,讲述各族同胞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命运相连,结合成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同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故事。把爱国主义根植各族儿女内心深处,不断增进各族同胞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为各民族同胞聚聚聊聊、说说唱唱、来来往往创造社会条件,努力推动各民族同胞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各民族同胞做得了和睦邻居,交得成知心朋友,结得成美满姻缘,推动各族同胞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讲述各民族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化,共同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故事。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说到底就是共识教育和认同教育。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步交融而成的有机文化整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认同,是对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是对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是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爱和坚守;是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热爱和坚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的认同和坚守。因此,一方面,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坚持从娃娃抓起,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发挥增量作用,使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另一方面,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代主要体现为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和“五个认同”,归根结底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建设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组织保证。要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主动参与、各族群众共建共享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格局,确保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教育》No.Z1)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