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我省代表委员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勇于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方兰代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人倍感振奋、深感自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对我们社科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个标准就是要求我们走到田野,扎根基层,把学问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找到发现问题的视角、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带领学生多走进基层,通过第一视角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国家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学生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注重将学术研究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我将自己在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领域的调研成果,运用到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进入新时代,我们还需更加努力奋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出色答卷。(陕西日报记者记者 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