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 理论前沿 >> 正文
郝亚明:从五个时间节点来深刻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21-09-24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摘要: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总是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因此对时间节点的清晰把握有助于对会议精神的深刻领会。文章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险挑战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推进期”这五个重要时间节点,从政治领导、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工作主线五个角度对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尝试性解读。

2021827—28日,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1]。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有很多亮点与新意,充分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矢志坚持与创新发展,势必会激发新一轮民族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的热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民族工作作出部署的重要会议,都是选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对坚持和完善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系统分析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对于全面理解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背景与形势,深刻领会会议的精神与主旨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时间节点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选择这样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间节点来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本身就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汪洋同志在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要基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个时间节点来领会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如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基本原则得到巩固。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既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最本质特征,也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障。事实上,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论述,到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关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工作成功经验的九个坚持论述,再到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十二个必须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基本原则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强调与阐述。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阐述得尤为系统、具体、全面,并将其提升到根本政治保障的高度。

二是提出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概念,提出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思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概念,以十二个必须的形式对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工作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提炼。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工作不仅要稳步加强,还要持续改进,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就是这种工作思路的集中体现。所谓坚持正确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谓调整过时的,就是要把不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的,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工作方式、实践导向、评价标准等加以改进。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思路,正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作风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2]。

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的纲领性地位得到凸显。回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表述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其定位有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时,这一概念有一定的局部性民族工作策略意味;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其定位是全局性民族工作方针;党的十九大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党章,此时其已经成为党的民族工作方略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确立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而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进一步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使其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体系中获得了纲领性的地位。

时间节点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2020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3]所谓关键时期,就是一个战略机遇与压力挑战并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既要锐意进取解决好内部问题,又要沉着冷静应对好外部压力,这样才能开创民族复兴事业的新局面。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多次提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这一时间节点的紧密呼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必然也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目标指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写道:“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以十二个必须来阐述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时,第一条就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1]。该表述属于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新意之一,历史方位”“出发点”“落脚点这些词语清晰明确地传达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去思考和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整体构想。

民族工作作为国之大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核心变量之一。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才能事业兴旺。中华民族大家庭也一样,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实现复兴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511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最根本的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6]。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6]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要求,面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上的论断,作出了一系列实践上的安排。这些理论论断如,提出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并以十二个必须概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内涵进行清晰的阐述,提出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要性的四个必然要求,提出正确处理四组关系等。一些实践举措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在某种意义上,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可以概括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时间节点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7]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的关键节点上,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此有明确回应: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

无论是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是第二个百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其实质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和精神方面的问题都要解决好。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源。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在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8]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点。在已经过去的2020年,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克难奋进,奋勇推进脱贫攻坚事业,如期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回顾这一阶段,民族地区正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国务院划定的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共有680个县,其中371个地处民族自治地方,占54.6%。2020年最后宣布脱贫的52个贫困县,基本上都集中在民族地区。在即将开始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民族地区依然是亟待关注的重点。民族地区基础薄弱,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本次会议提出要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等行之有效的举措,也在不断完善与深入推进。

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论述有两个特点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将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放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格局之中展开论述。这既倡导了一种跳出民族地区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也突显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意涵与政治方向得到了突显。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1]也就是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只是经济问题或发展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满足各族民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还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政治使命。

时间节点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险挑战期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阶段并进入动荡变革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的,后者既为前者创造了条件与机遇,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纵观国内外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还面临众多的风险与挑战,其中敌对势力瓦解、分化、阻挠、破坏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阴谋从未放弃,国内民族问题和边疆民族地区往往成为敌对势力阻挠、遏制中国发展崛起的利用工具。10]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及随之而来的风险挑战,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出了明确的理论回应和精心的工作部署:

首先,明确将新时代民族工作与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关联起来。近年来,境外敌对势力加大了对中国民族事务的干涉和操弄,力图破坏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局面。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1]也就是说,思考民族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国内的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也要着眼于国际斗争与国家主权。

其次,从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和防范民族领域的重大风险隐患。一方面,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另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做好重点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群体等的工作。

再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作抵御内外风险挑战的压舱石。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

时间节点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推进期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自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被首次提出以后,其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性备受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被写入党章之后,又被确认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如果把2014年至今的七年视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初步探索阶段,其重心在于实践工作思路的调整与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那么在某种意义上,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就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入深入推进阶段,新阶段的工作重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推进以及理论话语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工作正处于由初步探索阶段向深入推进阶段转换的时期,从这个时间节点来认识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个时间节点彰显了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性。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形式来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的主线地位,并明确提出增进共同性的民族工作改进方向,具有极其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次,这个时间节点彰显了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及时性。2014年以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在持续进行之中,初步构建了理论话语体系并获得了一些实践工作经验,但理论迷惘与实践观望也同样存在。当前正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话语构建的关键时期、实践推进的起步时期,此时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通过对关键性理论问题的回答和整体性工作方案的部署,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与政治站位,具有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明确方向的意义。

一是提高思想政治认识。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1],更进一步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为了深刻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会议还提出了四个必然要求的论断,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二是回答核心理论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的明确界定是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工作的基础,也是长期困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一大难题。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这一核心理论问题作了回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会议还提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四组关系,这既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实践抓手,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理论生长价值。

三是作出实践工作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实践推进工作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加强。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明显的实践推进导向。会议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推进工作的全方位部署。其中,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成为衡量新时代民族地区好干部的重要标准等内容尤其值得关注。

小结

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民族工作作出部署的重要会议,内容非常丰富,涵盖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研判及对未来工作的安排。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非常规性、年度性的会议,而是选择在国家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关键时期召开。因此,对会议召开的时间节点的精准把握有助于对会议精神的深刻领会。基于以上判断,本文从五个时间节点入手来尝试把握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包含着一个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主题,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每一个重大主题又给出了清晰的回应。

第一个时间节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其主题词是政治领导,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回应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第二个时间节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其主题词是民族团结,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回应是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第三个时间节点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其主题词是社会发展,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回应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第四个时间节点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险挑战期,其主题词是国家安全,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回应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第五个时间节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推进期,其主题词是工作主线,本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回应是所有工作要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李克强主持栗战书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汪洋讲话[EB/OL](.2021-08-2)[2021-09-01.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1-08/28/c_1127804776.htm.

2]王军,刘毅.论新时代民族工作话语体系:话语特征、分析模型与创新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212.

3]习近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013.4]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EB/OL](.2021-08-26)[2021-09-01.http://www.news.cn/politics/2021-08/26/c_1127795937.htm.

5]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论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2021-08-30)[2021-09-01.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1-08/30/c_1127808493.htm.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2017-10-27)[2021-09-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c_1121867529.htm.8]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之EB/OL](.2021-08-29)[2021-09-01.http://www.news.cn/2021-08/29/c_1127807176.htm.

9]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0-14)[2021-09-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10/14/c_1126611290.htm.

10]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1.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制度安排与路径设计研究(编号:20AZD02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源于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四期)

(作者系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授